第1059章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,后三十年看子敬父_官场:分手后,我转身考上省组部
笔趣阁 > 官场:分手后,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> 第1059章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,后三十年看子敬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59章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,后三十年看子敬父

  宁水一中作为县城最好的中学,副高级老师不少,有百八十个,但正高级凤毛麟角,也就三五个,都是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,还有的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,像他这个年纪的正高,简直不可想象。

  他知道,这不是因为他有多出色,而是教育局、人事局,以及县里的领导们看梁江涛的面子!

  现在不光在学校里,在整个教育系统,乃至全县,他都地位超然!

  每年过年,县委书记和县长都要来一中看他,这是何等的尊荣?

  校长和教育局长陪在一旁都觉得荣耀。

  校长跟他说:“黄老师啊,咱们学校现在就是靠你,有你在,县局就像咱们的下属单位一样,要什么给什么!”

  局长跟他说:“黄老师啊,咱们教育系统现在就靠你,有你在,咱们要什么县里给什么,别说县里,就是市局也敬咱们三分!这几年宁水教育发展得特别快,您居功至伟!”

  这些话他听在心里,虽然惶恐,但也明白得很!

  他黄胜利就是一个穷教书的,也就是工作认真一些而已,哪个老师不是如此?

  领导们之所以这样,都是因为看江涛的面子啊!

  俗话说,前三十年看父敬子,后三十年看子敬父,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一想到这些,黄胜利就想掉眼泪。

  可是,今天绝对不行!

  今天是江涛回母校的好日子,是个大喜的日子,可千万不能掉眼泪,搅了江涛的兴致那可怎么了得?

  只能笑,开心地笑,放肆地笑

  周围人看着他们之间浓厚的师生情,都大为感动,深受鼓舞,不禁鼓起掌来。

  梁江涛之前的任课老师都来了,梁江涛一一跟他们亲切地握手,让对方非常感动。

  他们的心态跟黄胜利差不多。

  教出一个梁江涛,能让他们吹一辈子。

  梁江涛印象很深刻的是历史老师史老师,史老师其貌不扬,但教历史很有一套,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思维体系。

  传统意义上,人们评价一个老师很好,有很多维度,比如有的老师很负责,对学生严格管理,监督学生改正坏习惯,好好学习,毫无疑问这是好老师;有的老师会教学,把知识讲得明白,让学生触类旁通,这也是好老师;还有的老师善于跟学生沟通交流,会做思想和心理工作,当学生的大朋友,鼓励他们,激发他们的潜力,这同样是好老师。

  单从教学这一个角度讲,真正的好老师,绝对不是有多高的学历,多渊博的知识,多奇巧的解题能力,甚至不是把知识讲得深入浅出。

  而是教方法!

 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能力和框架。

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。

  这才是真正把学生领进门!

  这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做的事情。

  史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,教学中不注重知识点,不注重细节,而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观。

  历史是一门庞杂的学科,必须有一个系统的框架,否则太多的细节,很容易搞混。

  大部分学生都是如此,费劲去记忆一个个史实,一个个事件,一个个时间,一个个人物,一个个意义,结果最后全都搞混了,记不住,最终只能白白浪费时间。

  史老师的方法很简单,那就是每一个单元,合上书本,尽力去回忆,务求把内容回忆起来。

  刚开始这么搞的时候,特别痛苦,尽管内容已经很熟悉,但愣是什么都回忆不起来。

  但是经过一个过程后,渐渐能回忆起一些东西,先是框架,再是细节,最终,反复来这么五次,所有东西都印在了脑海里,栩栩如生,从此,再也不忘!

  通过这种方式,梁江涛的历史有了融会贯通的感觉。

  从此,基本不用花什么时间学习,分数很高!

  也正是因为此,他高考历史得分很高,在数学极差的情况下,依然考上汉东政法这个重点学校。

  俗话说文社哲不分家,历史上的成绩,让他对文学和哲学也触类旁通,协同提高。

  工作后,他写材料的水平之所以不断提高,跟他文史哲方面的造诣分不开。

  所以说,史老师对他的成长很重要!

  “史老师,您还好吧?”

  “江涛啊,我很好,你出息了,老师开心啊!”

  “多亏了您当年教我的回忆法,让我受益匪浅啊!”

  “想不到你现在还记得!”史老师露出了欣喜的神色。

  “不敢忘啊!您现在还写论文吗?”

  史老师学术水平其实很高,以前就经常发表个论文什么的。

  “嗨,瞎搞一些研究,都没人看!”史老师叹了口气道。

  他这些年,始终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。

  他经常自嘲,学历史就两个用处,一是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给其他人指出错误,二是去旅游的时候能代替导游讲一讲。

  在市场经济下,渐渐成了屠龙之术!

  学历史,除了当老师,还能做什么?

  “史老师,汉西那边的电视台准备搞几个历史节目,您过来当顾问吧!如果效果好,我们到时候跟央视合作,也推荐您担任顾问!专家费您不用担心,绝对给到最高。这也算是文化项目,以后评职称也能用。”梁江涛道。

  他现在想着多搞一些历史文化综艺节目,具体参考央视之后搞的《简牍探华夏》《国家宝藏》《考古大会》《典籍里的华夏》.......这些都印在他的脑海里,全都是超越时代的好节目,绝对能大火。

  让史老师当顾问,绝对是个双赢的好事。

  “我......我行吗?”史老师一时间有些发懵。

  他一个县城中学老师,到电视台当顾问,人家怎么不得请大学教授?

  “您不够谁够?您就来吧!”梁江涛诚挚邀请。

  真正的人才,不一定有很高的头衔。

  甚至往往在民间。

  有些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所谓的专家,其实只是仗着平台而已,其本人不学无术,腹中草莽。

  “好,我试试,谢谢江涛!”

  一股激动之情迅速袭上了史老师的心头。

  当电视节目的顾问,这是多大的荣耀?他终于能一展所长了。

  江涛,谢谢你!

  对于其他老师,梁江涛也直言不讳地说,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,直接开口,老师绝对不要客气。

  在华夏,只要合法,梁江涛自问应该没有自己协调不了的事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8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